一次性餐具中的發泡餐具打假工作拉開序幕
7月6日,國家質檢總局、工商總局、食藥監管總局聯合發文,要求切實加強發泡餐具監督管理。“它表明了國務院相關職能部門對發泡餐具產品的共識,也表明了一個14年無人管理的發泡餐具產業從此又被納入政府有序管理的階段。”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綠色包裝專業委員會名譽理事長李沛生如此評價。
當前,發泡餐具“解禁”重返市場,社會上關于產品“有毒有害”的討論甚囂塵上。對此,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、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理事長錢桂敬表示,應以科學的態度正確看待發泡餐具重返市場,首先應科學看待聚苯乙烯發泡餐具,其無毒無害,是綠色環保產品。“發泡餐具以聚苯乙烯為主要原料生產,它無毒無害,衛生、物理性能優良。回收后再加工可廣泛生產畫框、建筑保溫材料、辦公用品等多種產品,屬于典型的綠色環保產品。”
發泡餐具受熱65℃時會產生強致癌物“二惡英”,釋放出苯乙烯單體致毒,內含雙酚A,會導致生殖機能失常,生產發泡餐具所用的發泡劑會破壞大氣臭氧層。這是社會上流傳的關于發泡餐具有毒有害的部分觀點。業內人士表示,這幾種觀點都是錯誤的,缺乏科學依據。原輕工業部科技發展司司長徐蓓蕾舉例稱,產生二惡英需要同時具備三個條件:含苯環的物質和含氟、溴一類物質同時存在;溫度在300-400℃以上;有金屬催化劑存在。發泡餐具只含有苯環這一個條件,所以不可能產生二惡英。
“目前我國一次性發泡餐具在生產過程中,早就使用丁烷替代氟利昂作為發泡劑,因此不存在產品生產工藝破壞大氣臭氧層的問題。”錢桂敬批駁稱,認為發泡餐具遇熱釋放二聚體、三聚體,從而產生環境荷爾蒙(我國譯為“激素”)對人體有害的觀點也屬于誤傳。因為包括中國在內的美、日等多國權威研究機構測試結果,均證實聚苯乙烯并沒有環境荷爾蒙問題。
業內人士認為,隨著發泡餐具觀點爭論的迷霧漸散,加上國家相關職能部門明確其監管職責,接下來的重點工作就是堅持與時俱進與常態化管理,不斷改進食品包裝標準與按標準執法檢查。“主管部門應及時跟進補充、修訂標準,明確替代標準。堅持按標準執法檢查,將不定期的臨時檢查改變為常態化檢查。”李沛生建議,發動授權同行業企業、社團組織協助執法檢查,并設立協查員制度。
截至7月30日,國內已有33家發泡餐具生產企業簽署行業自律倡議書,承諾生產時不添加外購回收料,不允許不合格的產品流入市場,積極參與和組建各區域回收體系等。另外,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正籌備成立發泡餐具專業委員會,為政府、企業做好服務工作,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,其中重點工作之一是,配合政府有關部門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產品流入市場,打擊使用外購再生料生產一次性餐具中發泡餐具行為。